這天本來說好要去金瓜石看陰陽海,偏偏早上下了一場雨,考慮到我們要騎山路,安全起見還是取消了這趟出遊,轉而去了淡水。
雖然說是一日遊,可是我們其實是中午才出發,以至於行程走的有點趕,如果是一早就出發,可以把一滴水紀念館以及真理大學、理學堂、紅樓和馬偕醫院都納入行程當中。我們並沒有花太多時間逛淡水老街,畢竟之前也逛過幾次,而且這類商圈賣的東西都大同小異,於是只簡單的買了幾樣小吃,解決了午餐就散步前往我們的古蹟之旅。
一份五十的炒麵麵包,台北的夜市幾乎都看不到炒麵麵包的攤位了,讓我忽然有點想念,於是就買了一份當午餐
這一個有點大,我們買的是黑胡椒雞肉,可是吃不到什麼雞肉
麵很多,黑胡椒很辣,其實就像早餐店的鐵板麵啦~吃了半份就飽了
再來是到淡水必吃的花枝燒,沿路走過來超級多家都在賣這個,到處都有試吃,我們就隨意找了一家吃,這種炸的東西都不會有太大差異
一份一百元,可是還滿好吃的啦,花枝很香又很Q
本來還想要不要吃阿給,可是石頭說他超級討厭吃阿給,老實說我也覺得不怎麼好吃,大概是中了一種到淡水不吃阿給就不像到過淡水的病,最後在石頭強烈排斥下我們就沒去吃了
淡水有很多賣這個霜淇淋的店,因為便宜又大支,所以大概也是淡水的特色之一吧?總之我從小到大不論跟誰來都會吃上一支就是了
一支三十元
還沒拍照石頭就搶先一步吃了一口,老闆幫我們裝歪了,夏天融化超快,很害怕會從中間斷掉,最後只好不顧形象的在路邊狂吃,還一邊吃一邊滴,最後竟然滴到衣服上,石頭就一路唸個不停"就說買小支的你就不聽"於是我只好回他"整個淡水就你最嘮叨"(平常的相處模式就是你一句我一句的)
解決完冰淇淋後,淡水老街也走到盡頭了,再走個五分鐘差不多就能到紅毛城,這就是入口啦~
上次來紅毛城是高中畢業的事了,記的那時候因為世界博物館日而免費入園,沒想到這次去也有免費資格啊~超幸運的!不同的是身邊換了一個人
售票亭
符合免費諮格的人就會得到一張可愛小貼紙當識別
入園後就可以看到這樣的建築,但這應該不是古蹟,只是為了配合紅毛城的風格而興建的工作人員休息室
接著走過這條步道可以到達紅毛城紀念品店
商店旁有坐位可以休息,看起來超美的
然後就爬樓梯囉~爬上去就可以看到本尊!
上去以後發現在整修
靠近一看,竟然隔天就開放了,傷心啊~~真是不會挑時間
於是跳過紅毛城,另一旁的英國領事館也超美的!可惜沒有藍天白雲,不然就完美了
英國領事官邸,是英國人於1891年所建的紅磚二層洋樓,外牆上的「VR1891」磚刻圖案及花瓶形欄杆皆十分精美,此類十九世紀中期英國人在東亞和南洋通商或殖民時興建的洋樓,一般稱為「殖民地式建築」。南門即外門入口,使用觀音山的石條砌成,洋樓甚有特色前方為一大型草坪,配上主體二層迴廊磚造形式,是英國殖民地流行的「小別莊」(bangalow)式樣,是維多利亞時期風格的洋樓。
正門外磚牆上有12幅磚雕,內容包括象徵英國的薔薇,維多利亞年代的「VR1891」圖案,有臺灣地方風格的綠釉花瓶欄杆、臺基附近的「古錢紋」石刻窗。此外磚柱的邊緣有細緻弧線磨邊、柱頭、柱身及柱礎的形制都模仿希臘石造細部,表現出高度的磚作技術。(資料來源:內政部台閩地區古蹟資訊網)
淡水英國領事館創建於1870年代,但由正面牆壁磚雕的年代,可知1891年曾大肆增建。位於新北市淡水區形勢優良的山岡上,視野佳,是一棟精美的紅磚洋樓建築。目前納入紅毛城古蹟區,被列為一級古蹟。
1860年代是台灣對外開放列強的商人與傳教士登陸,洋行與領事館也建造起來。這種洋房與歐洲的西洋建築不完全相同,而是滲入了熱帶地區防暑的拱廊設計特色。拱廊環繞著房屋,成為標準的洋樓,從南洋新加坡,至澳門、香港、台灣以至上海、青島,洋樓象徵西洋勢力的到達。
高雄及淡水的英國領事館興建於1860與70年代,是東亞僅存少數的較早期洋樓,尤其淡水的領事館施工技術優異,用材極講究,目前仍完整地保存十九世紀末葉的耐火鐵製浪板拱,這是鋼筋水泥發明之前身,深具學術研究與欣賞之價值。 (資料來源: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)
領事館裡一樓是常態展,展示著當時的客廳、書房等等,在裡面遇到的人幾乎都是韓國人,我竟然聽不到中文,真的是很奇妙的現象
逛到二樓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很甜蜜的展覽,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前幾天是七夕?
幸福特展非常非常推薦couple一起來看,集結了很多人的婚姻經驗,以及很多大大小小甜蜜又感人的故事
這是個有趣的小迷宮,你可以選擇自己的問題當入口
最後就可以走到屬於你的建議,真的很值得看一看!
這一個房間是寫許願卡的地方
仔細一看發現有九成全部都是韓國字!!!
我本來也想要寫,但是石頭霸氣的說"我們不需要這些就可以很幸福"於是就被他帶走了=_=
這一個房間的牆壁畫了好多好多的告白方式,看一遍就覺得超甜蜜,我還把每一種都仔細拍了下來,以後強迫石頭每年都跟我表白一次,照著牆上的方式去做
為了拍這張照,我們等了好久,因為都找不到台灣人,全部都是韓國人啊~~
可以跑進去坐的鞋子,幫另一對小情侶拍完以後他們主動說要幫我們拍照
以這張索吻照結束我們的紅毛城之旅
接下來前往小白宮,離紅毛城大約五分鐘步行距離,憑著剛剛的識別貼紙就可以免費參觀了哦!所以千萬不要弄丟貼紙
白色灰泥外觀的小白宮為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,現為市定古蹟,正立面朝南,面對淡水河。早期與另兩棟助理與職員宿舍並稱「埔頂三塊厝」,後因戰火,僅關稅務司官邸留存至今,現內部規劃為藝文展覽空間。
小白宮是一棟殖民地式建築。殖民地式建築之特徵有抬高地基、四周有類似迴廊之 Verandah(涼台)的設置、落地門窗、煙囪等等。涼台的設計佔建築面積很大的比例,形成另一種型態的生活空間,與僅為增加建築面積之Balcony(陽台)設計不同,因此這種擁有大面積的Verandah的殖民地式建築又稱為Bungalow(涼台殖民地式建築)。 (資料來源: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)
小白宮不大,最好拍的就是這些潔白的柱子,真的滿有異國風情的啊!
室內有幾個房間可以參觀,但都是這樣空空的
可以看的只有文字解說
從窗戶看出去可以看到淡水河及小花園
室外有砲彈遺址,那一個大窟窿就是當時被砲彈打到的地方
不知道ㄋㄚ個浪漫的人排的愛心
我們就直接撿現成的拍啦~
記得以前這個角度看過去的小白宮沒有被樹擋到,過了幾年沒想到樹都這麼茂密了
覺得太暗於是用了一點美肌,沒想到變這麼朦朧
可以拍到小白宮全貌的大概就是這個位置了,謝謝路過的阿姨幫忙拍攝,可是阿姨一直說要親密一點,於是石頭的姿勢就變得很憋扭 哈哈哈
小白宮的遼望台解說牌已經模糊不堪
望出去的淡水河,可惜少了藍天白雲
離開小白宮以後要前往捷運站,路上經過了這個可以免費參觀的故居,於是就又默默的走進來,後來發現這是七月中才開放的新景點!
建物興建者多田榮吉,原籍日本神戶,1897年來台後,曾從事代理經銷等事業,後於1930至1933年擔任淡水第四任街長(相當於現今區長),致力於推動淡水地區的基礎建設,同時藉由獎勵在地居民經營副業提升勤樸民風,對於當年淡水的發展貢獻良多。多田榮吉於1930年代進行租地造屋及購地,並申請自用自來水,此建築遂成 為淡水地區最早牽引自來水的民宅之一,對於當時台灣自來水事業發展具有劃時代意義 。
多田榮吉故居開放參觀時間為週一至週五9時30分至17時,週末延長至18時,室內參觀人數以10人為上限(資料來源:雅虎新聞)
看起來跟青田六七很像
進去必須要拖鞋並著襪,因為我穿涼鞋,所以就沒進去了,下次等我有穿襪子的時候再來吧~
非常典型的日式建築
還有日式小庭園
我好想坐在這個窗口吹風發呆啊~~感覺好愜意
小小的,可是很精緻又樸實,不像青田六七一樣已經商業化了,如果順路可以進來看看,現在參觀的人不會很多
參觀紅毛城、小白宮、多田榮吉故居,時間也到了傍晚,到了淡水當然不能錯過漁人碼頭的夕陽啦~
漁人碼頭的遊記就留到下集再寫吧~(圖文太多啦!)